警惕演唱会门票诈骗陷阱

2024-10-21

一、演唱会门票诈骗频发

图片1.jpg

近期,演唱会门票诈骗案件可谓是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上海徐汇警方破获的新型演唱会门票诈骗案,到各地类似案件的不断涌现,都让人们对演唱会门票的购买多了几分警惕。在上海徐汇,市民陆先生因轻信网络平台上男子李某声称有内部渠道购买刘德华上海演唱会门票,结果损失 9000 余元。李某通过获取陆先生的官方票务平台账号登录验证码,发布假海报引诱陆先生扫描二维码进入第三方非法网站行骗。而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少类似的诈骗案例。比如男子制作假购票网站售卖演唱会“内部票”,骗取近万元被抓;还有在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平台上,骗子以“有事去不了”转让门票为由,诱导粉丝避开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收到转账后便注销账号“失联”;冒充内部人员诈骗,宣称有官方购票渠道或自称内部人员可买到门票,骗取歌迷钱款后玩“失踪”;虚假网站门票诈骗,发送虚假网站链接骗取个人信息盗刷银行卡或提供虚假门票等。演唱会门票诈骗的频发,不仅让受害者遭受了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大家在购买演唱会门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的购票渠道,避免落入骗子的陷阱。

二、常见诈骗手段

(一)谎称内部渠道

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在网络平台上宣称自己有内部购票渠道,或者自称是内部人员。就像上海徐汇的诈骗案中,李某声称有内部渠道购买刘德华上海演唱会门票,获取陆先生的验证码后登录其官方票务平台账号,发布假海报引诱陆先生扫描二维码进入非法网站行骗。这种诈骗手段往往利用歌迷求票心切的心理,以定金、辛苦费等各种理由要求支付价款,甚至说卡单了需要重新支付才能出票,以此骗取更多钱财。等歌迷发现被骗要求退款时,却早已被拉黑。

(二)转让门票骗局

在演唱会开始前夕,社交平台上总会出现很多声称“有事去不了”转让门票的人。他们以看似诚恳的理由,如“跟对象分手不想去了”“含泪转让不加价”等,获取歌迷们的信任。一旦有人联系想要门票,他们便诱导粉丝避开官方平台私下交易。等收到转账后,便迅速注销账号“失联”。例如,人民网曾报道,有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上以转让门票为由,骗取歌迷钱款后拉黑受害者。

(三)虚假兜售

不法分子潜伏在社交软件中,一旦发现有人求票,便立即添加好友。然后发送虚假网站链接,骗取个人信息盗刷银行卡。或者以保证金提交失败为由诈骗粉丝不断“付款”。比如,有大学生在正规渠道未买到某明星演唱会门票,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有票,结果被对方发来的链接诈骗。据统计,2023 年以来,因虚假兜售演唱会门票而被骗的案例多达数百起。

(四)高仿假票

在演唱会场馆周边,常常会有一些人员兜售“黄牛票”。这些票不仅溢价较高,而且大多都是高仿假票。很多歌迷拿着高价购买的高仿门票准备进场时,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例如,在广州黄埔,警方抓获了两名涉嫌贩卖假演唱会门票的嫌疑人,他们在演唱会场馆门口兜售伪造的门票,给歌迷带来了经济损失。

三、真实案例警示

(一)刘德华上海演唱会门票诈骗

在上海徐汇区,陆先生本以为遇到了购买刘德华上海演唱会门票的“内部渠道”,却没想到一步步落入了骗子的陷阱。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获取陆先生的官方票务平台账号登录验证码,登录其账号后发布假海报,引诱陆先生扫描二维码进入第三方非法网站。陆先生信以为真,按照李某的要求一步步操作,最终损失了 9000 余元。

(二)多地案例

在淮南,男子谢某在网上炒虚拟货币亏钱后,以售卖刘德华专场演唱会票为幌子诈骗钱。小陈通过微信给谢某转了 5760 元购买 2 张门票后,被谢某拉黑,方知上当受骗。此外,上海也有男子网购刘德华演唱会票被骗 5760 元,警方赴上海抓获骗子。

(三)千万诈骗案

某影业公司的老板周先生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陈某,陈某称自己已获得 2020 谭咏麟中国西安演唱会的主办权,并伪造相关文件和存款证明书,与 A 公司签订投资协议,A 公司投入资金 420 万元。在“筹备”期间,陈某又称获得 2020 刘德华巡演上海站主办权,A 公司再次投入 1500 万元。后因陈某一直找各种理由搪塞,A 公司催收债务时,陈某人间蒸发失联。经查,陈某先后谎称已承接谭咏麟、刘德华等明星演唱会,骗取 4 家公司投资款 2100 余万元,用于偿还债务、对外投资等。最终,陈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五万元。这些真实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购买演唱会门票或进行投资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仔细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避免陷入诈骗陷阱。选择正规渠道购票,对于所谓的“内部渠道”“特殊优惠”要保持理性判断,切勿因一时心急而上当受骗。

四、官方票务平台风险

(一)账号被盗诈骗

大麦网作为知名票务平台,却出现了用户因信息泄露而被骗的情况。骗子利用“撞库”的方式获取用户信息进行诈骗。所谓“撞库”,是指黑客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尝试批量登录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全国各地共有 39 名大麦网用户受骗,损失金额达 147.42 万元。例如,受害者杨女士接到冒充大麦网客服的电话,以解冻账户为由,被引导至 ATM 机按指令输入操作,结果被转账 9988 元。大麦网回应称是网站遭遇撞库导致,目前已经全面升级了安全系统,并愿意向用户先行垫付被骗资金。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使用票务平台时,要注意定期更换重要登录密码,不要在多个网站使用同一个账号密码,以规避风险。

(二)山寨票务账号

微博上山寨票务账号众多,以代买票名义行骗,已收到百余人投诉。这些山寨账号大多在头像和名称上,使用大麦网图片和“大麦”字样,伪装成大麦网工作人员。他们通过发布有票信息和主动接近求票网友的方式,售卖并不存在的演出门票,骗取钱财。比如,来自澳门的熊女士和网友小贝都被微博名为“大麦 - 综艺妙手”的账号骗了数千元。这些骗子在被质疑时,还会出示多张证件照“打掩护”。网络安全工程师李治表示,鉴别这些骗局的一大标识就是是否要求私下打款,“通常来说,要求私下打款的基本上都是骗子”。消费者在购买演出门票时,应当注意不要通过私人渠道打款给任何人,以防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同时,线上消费还是要认准官方平台,以最大程度降低被骗的可能性。

五、防范措施

购买演唱会门票,一定要选择官方票务平台,这是最安全可靠的途径。官方平台能够保证门票的正规性和真实性,避免买到假票或陷入非法网站的陷阱。同时,在涉及到各类验证码时,务必仔细核实其用途,切勿将验证码轻易告诉他人。验证码是保护个人账号安全的重要屏障,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会导致账号被盗,进而遭受经济损失。不私下打款是防范演唱会门票诈骗的关键。无论是声称有内部渠道的人,还是在社交平台上转让门票的陌生人,都不要轻易相信他们要求私下打款的请求。私下打款不仅无法保证交易的安全性,而且在遭遇诈骗后,追讨资金的难度也非常大。据统计,因私下打款购买演唱会门票而被骗的案例占总诈骗案例的很大比例。为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前了解演唱会的官方售票渠道和售票时间,做好购票准备。在官方售票时间准时抢票,提高购票成功率。仔细核对演出信息,包括演出时间、地点、座位等。确保购买的门票与官方公布的信息一致,避免因信息不符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门票,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而陷入骗子的陷阱,一般来说,正规渠道的票价都是透明且合理的,过低的价格往往意味着潜在的风险。使用信誉良好的支付方式进行交易,避免直接转账给个人账户。可以选择使用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主流支付方式,这些支付平台通常具有较好的安全保障措施。购票成功后,务必保存好订单信息、支付凭证等相关资料,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维权。这些凭证将作为交易的重要证据,有助于追回损失或追究责任。在购买演唱会门票时,我们要保持警惕,选择正规渠道,不轻易相信非官方的购票信息,不私下打款,仔细核实验证码用途,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落入诈骗陷阱,安心享受演唱会带来的精彩体验。